近日,一位在基层挂职的朋友和笔者聊起一件让他感触颇深的事。一次大家都在加班写材料,几名年轻干部却“撂了挑子”闲聊起来,全然不顾旁边埋头干活的同事。听他们聊天的内容,除了抱怨基层工作苦,还不时相互提醒,“光埋头苦干没有用,得打好自己的小算盘”。朋友说,看着这些年轻人,生气之余更多的是痛心和惋惜,痛心的是年纪轻轻就只知道盘算自己那点“小九九”,惋惜的是他们忘了初心,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干不好。
其实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到年底了,尚没有完成的工作迫在眉睫,已经完成的需要整理盘点,但一些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却总是心浮气躁、心猿意马,“沉”不下心来。不能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却在追求功绩、职位升迁时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这是一种不好的心态和风气,不但不利于干部自身的成长,也会有损于党的事业。
临近年末,审视我们这一年交出的答卷,是否尽如人意?我们离迈过高质量发展的坎儿还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有剩下的硬骨头要啃,实现建设美丽新宁夏的目标还任重而道远……这些向党和人民作出的承诺还没有兑现,我们有什么理由和借口卸下肩上的担子,怠慢自己的本职工作?
“浮躁祸国殃民,贻害无穷,必须戒此顽疾。”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一书中的告诫,令人警醒。做事贵在专心致志,只有一心一意,沉下心来,才能把事情做好。
有的干部到基层锻炼,就想着反正是到基层转一圈,过不了多久肯定就要升迁离开,便以一种走过场、走形式的心态来到基层,这样是不可能达到历练目的的。这些干部虽身在基层,心却没沉到基层,表现出来的就是心浮气躁,到了基层就不可能专心致志地干事,就不可能真接地气。他们不明白,到基层工作为的是对自身的磨砺,如此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扎根一线、埋头做事的普通人。从本报“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栏目的报道里,我们了解到我区许多长期奉献在艰苦岗位上的基层工作者的感人事迹。不管是不知停歇的“拼命三娘”镇长蔡霞,还是穿着球鞋、戴着草帽天天跑贫困村的干部陈国栋,抑或是下班和节假日总是出现在项目建设场地的干部李云……一篇篇文章让人读罢感怀不已,一个个典型激励着我们继续奋斗。这些一线工作者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跌宕曲折的传奇。他们一辈子只干一件事,那就是做自己的工作;一辈子只干一件事,那就是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
甘于平凡才能创造非凡。我们建设宁夏的事业很伟大,但多数岗位很平凡。只有更多的人愿意坚守平凡,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专心致志做好自己的事,我们的社会才会少一些功利和浮躁;只有更多的人愿意在平凡中追求非凡,心无旁骛地做好自己的事,我们才能闯过发展路上的风风雨雨。(尉迟天琪)